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要闻
中组报:宁波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信息来源:东方党建网  时间:2017/6/9  阅读次数:3096
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居民颜明强退休后,将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不久前,他被推选为社区党委委员,儿女们担心他的身体都来劝阻,他却摆摆手:“这些年,社区领导班子叫得响、叫得应,公益服务把温暖送到了咱们心坎上,能在这里发挥余热,我很幸运!”
近年来,宁波党建引领、为民务实的“微服务”带来蝶变效应,社区力量逐渐拧成了一股绳。虽然中心城区面积比2000年扩大近30倍,人口猛增,但社区依旧运转顺畅。原因何在?答案就在于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带领下,把各类党建资源整合起来,“五个指头握成拳”,打出去就有了力量。
“网格党建”网罗服务资源
去年寒潮袭来时,海曙区清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铭作为“网格党小组”组长,带领服务团队为受灾居民换下近200个爆裂水表,做到居民有需求,网格有回应。
网格党小组如何组建?以海曙区为例,街道下属940个党支部按片区划入525个网格中,网格内实行“4+X”的人员配置,包括一名网格长(社区工作人员)、一名网格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一名区级党代表、一批网格员(楼道小组长、居民代表等),“X”代表来自法律、调解、养老等社会志愿组织,全区2.5万余名党员全员纳入、党组织全域覆盖。望春街道14个社区的支部划入网格后,出现4个社区同办一场舞会、5个社区合开一场便民活动的盛大场面,社区治理从便步走变成齐步走。
“物业公司沈主任、业委会李老、还有各位居民代表,今天咱们讨论一下小区堵车的解决办法。”丹顶鹤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清了清嗓子。
“可否请第一书记帮忙协调增加一些停车位?”“上下班的时候,增加一些志愿者。”
……
这几天,丹顶鹤社区的“鹤声议事厅”又开张了,讨论议题围绕社区“疑难杂症”,对议题感兴趣的居民都可以申请参与议事。6年来,“鹤声议事厅”成了居民、社区、驻区单位之间的传声筒,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00余项。
近年来,宁波的社区涌现了“圆桌听证会”“股东议事厅”等参事议事平台,为居民协商和区域共建搭建了桥梁。北仑区大港社区还成立共建理事会,将辖区内的企业家、职工代表吸纳为理事或者会员,让拥有438家企业、近10万人的社区在理事会的协助治理下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社区。
依托“小网格”拉动“大党建”,共建机制更加完善。小区环境好了、道路通畅了、整个社区井井有条,不少无物业小区也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嬗变。社区治理从各自为政逐渐走向全面融合。
培育社会组织“打包”送进社区
城市老龄化日益加重,如何整合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完善、更便捷的服务?在位于周江岸路东端的公益街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只要通过网络留言或者微信发一条求助信息,广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就会迅速反应,组织后台62个居家养老站点、5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10个为老服务社会组织,上门提供养老服务,解决社区空巢独居老人的烦恼。
在公益街上,助残、助老、矛盾调解等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有20多家。去年9月,这里成为全市首个公益组织聚集地。仅一条马路之隔,海曙区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同步成立。
“中心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扶助初创型社会组织‘破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育社会组织党员领头人。”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裘丽萍说。现在,很多社区草根社会组织的党员以退休职工党员为主,限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等因素,服务质量跟不上需求。“公益街上的社会组织经过培育,有专业特长和团队,有党组织对接经费支持,提供的服务更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裘丽萍说。
走进坐落于日湖畔的“5号空间”,江北区财政局10多名党员正在开展支部读书活动。这幢面积达63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是由江北区白沙街道党工委打造的公益服务中心,既是草根社会组织的活动基地,也是宁波市开放式党组织生活基地。
桃源社区党委书记乐依萍对“5号空间”很有感慨:“我们社区青年文艺骨干太少,搞文艺活动很难,我跟“5号空间”党建指导员崔宇峰说起后,他帮忙对接了一家社会组织,没两天几名老师就来社区作音乐培训了。”
通过“5号空间”牵线搭桥,日湖青年联合会会长桂思聪被推选为桃源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社区周末亲子活动有人组织也有了场地。“对于我们来说,‘5号空间’就是百宝箱,从这里总能找到‘适销对路’的社会组织服务。”乐依萍说。
“党建做纽带,带动公益服务与社区需求、社会资源充分对接,使服务更加常态、便捷。”江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4年来,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宁波市546家非公企业、337家社会组织、210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到公益服务中,超过20万人从中受益。
“互联网+”开启服务“加速度”
“新芝社区需要15名志愿者帮助排水,需自带工具。”海曙区新芝社区书记陈珊霞记得,台风“灿鸿”过后,她在81890志愿服务APP上发布一则志愿需求,引来八方支援。
在宁波,有需求找81890已经家喻户晓。借助“互联网+”理念,81890搭建APP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到户。
目前,APP覆盖全市,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统一发布信息、调配资源。“过去志愿者组织活动,一股脑儿都往社区跑,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在居民将需求通过APP上传,后台会自动调配志愿者上门服务。”81890的负责人介绍。
智慧党建不仅带来精准服务,也给党员管理和考评提供便利。近年来,一张记录了党员姓名、入党日期、身份证号码、所在支部等基本信息的党员IC卡,给身处宁波的流动党员带来极大便利——凭卡可以在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参加党的活动和志愿服务,确保“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以前常有人说,你们党员跟普通居民没什么区别,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海曙区丽园社区老党员何自君说,自从有了“锋领e家”APP,这种情况就改变了。“所有党组织、党员的活动情况和积分多少,在‘锋领指数’上都清楚显示,谁也丢不起这个脸。”
“锋领指数”设置党内生活、履行职责、道德品质、奉献社会等4大项33小项内容,根据不同党员对象确定不同的考评项目,年底自动形成评价报告,在职党员在社区履职情况反馈给所在单位。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置顶管理,实时监控。海曙区洞桥社区党委,由于拆迁出现班子不齐、活动无序等问题,被“锋领e家”置顶管理后,大家都坐不住了,拼命把工作干好,很快把软弱涣散的帽子摘掉了。
不久前,家住海曙区牡丹社区的一名川籍务工者,找到支部书记、宁波市优秀巾帼志愿者严婉贞说:“我想把组织关系从家乡转到社区,参加你们的志愿服务活动。”“瞧瞧,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啊!”严婉贞笑道。
宁波市海曙区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访问量:
地址:宁波市县前街61号
浙ICP备:05077413号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