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动真格。围绕“形成素质优劣、工作好坏有考核、有说法、有做法的新机制”,各地不断加强和改进领导人员考核工作,以考核传导压力、增添动力。甘肃对事业单位“一把手”和副职实行分类分层考核,通过同类同考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引导领导人员凝心聚力推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陕西、河北、安徽等地聚焦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考核形式单一、考核结果反馈和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不断改进考核工作,督促领导人员干事创业。
——关爱有温度。河南、安徽等省着力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可按相关规定获得现金、股份等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上海对任期结束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给予一定的学术恢复期,在研究团队配备、工作资源提供、相关业务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江苏在高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时,针对不同人选进退留转情况,逐一开展谈心谈话,打消思想疑虑,使每位同志感到进有压力、退有尊严、留有干劲、转有动力……
“徒法不足以自行”。为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解决好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央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坚持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两手抓、两手硬、两手严,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各地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制度“精装修”这篇文章,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了市以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这些地方文件与“1+5”制度体系上下衔接、成龙配套,构筑了细密严实的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制度笼子。各地在中央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还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培树典型引领带动等方式,推动吃透文件精神,把准正确方向,提高执行能力,确保好政策落地见效。目前,不简单参照党政干部管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符合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成长规律的选拔任用机制正在形成,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激励机制的作用正在呈现。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贯彻落实好“1+5”制度体系,充分释放制度活力,必将推动广大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在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