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信息,布局立体化网络。一是纵向打造“1+22”信息处理中枢。以唯一的区级总窗负责统筹协调,一方面直接与重点人才及团队沟通,做好点对点服务;另一方面督查指导各条线上报的人才服务资源信息,并做好与市级部门的传达共享。在22个人才责任单位设立部门专窗,落实各类人才业务办理,协助总窗研判所获信息,结合领域专长制定服务方案。二是横向排布“8+12”信息收集终端。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8个基础服务终端,同时在各个核心商圈和电商园区等人才集聚区一线延伸设立12个前沿服务终端,重点面向楼宇企业人才。所有终端以标准化模式建立,除日常驻点沟通服务外,也成为人才信息汇集和中转站。三是专员“三包”认领信息沟通末梢。每个人才服务终端均配备多名人才专员,采取“辖区企业包片、核心楼宇包幢、零散楼宇包圈”的方式,将终端辖区分成多个区块进行包干认领,通过与人才面对面沟通收集第一手信息,确保“服务接口”100%覆盖。
按需定制,侧重体验式服务。一是提前预判,精准推送。建设人才服务台账,通过对人才项目落户情况、行业性质、发展阶段和申报事项历史记录等信息的梳理分析,提前预判其发展需求,及时将对应资讯予以推送。如今年以来向太平鸟、GQY、博洋等重点企业征集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申报、向全区高层次人才传达市引才落户新政策等重要讯息,帮助尽早谋划。二是个性设计,精细考虑。针对区内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总量较小的实际,为其一对一定制服务方案,切实做好创业参谋和生活助手,如针对“85后”海归创业团队,充分考虑其生活习惯、婚姻情况、心理状态等特点策划“青年人才安家安心方案”,打好留才用才亲情牌。三是立足特色,精品上门。结合各区块优势打造多功能前沿服务阵地,如在电商园区举办“电商人才沙龙”,定期开展经验共享、瓶颈共解的主题式研讨;在鼓楼商圈依托“人才淘宝”活动为创业团队提供员工订单式招聘;在天一商圈集成税务办理等经济服务,使人才“足不出户”解除后顾之忧。
优化载体,搭建共赢型平台。一是广纳良策,深化开放交流。通过举办行业高端会议、产业联盟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实地调研等途径,拓宽区内外人才交流渠道。去年以来,全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2014品牌电商分会等重量级会议相继在该区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品牌企业高管等近千人先后深入该区企业开展技术诊断、决策咨询和项目合作。二是强化学训,激发可持续动力。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深入实施千名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和百名企业家EMBA培养计划。此外,针对海归人才团队,聘请本地知名企业家和投资融资专家作为其创业导师,手把手对团队合作、企业融资、运营管理等方面予以专业指导,消除“水土不服”。三是整合资源,助力产学研合作。支持重点企业创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促进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业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积极举办科研成果对接会,为创业创新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切实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