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精细化。海曙细化支部工作标准,出台《关于全面实行清单管理深化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制定不同领域党支部经常性工作清单、底线清单,明确具体量化的12项经常性工作和13项底线情形,系统自动归档支部工作痕迹,帮助党支部找准工作方向。优化党务操作流程,以党内各项制度为依据,对发展党员、党费交纳、民主评议、不合格党员处置等日常党务工作绘制业务流程图,将工作逐项分解,细化环节标准,严格审批权限。
党建管理智能化。推广使用“锋领汇”微信平台,将支部基础党务工作挪到手机上,增强党组织党员粘性,采集“锋领e家”记录积累的基础党务轨迹,把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等情况纳入实时监测。实行红黄灯亮灯警示制度,每月定向推送监测发现的问题,督促党员履行义务;面向各级管理员,推送上月未完成党务工作和支部党员亮灯情况等提醒督办事项。以区党建服务中心为阵地,分批组织全区各领域党支部进点“体检”,建立全区党组织电子台账,将基础数据转变为判断党员和党组织实际表现的“体检图表”,自动生成问题报告,给出提升建议。今年来共诊断324个细项问题,按照诊断结果对一些共性问题,精准推送破解方法,避免共性问题反复。
党员学习常态化。量化党员行为轨迹,细分党内生活、履行职责、道德品质、奉献社会等4个方面,对在册党员和流动党员实行分类量化管理。共享全区312部党员电教片、57位红色师资和167堂经典党课等教育资源,建设支部学习教育“资源库”,引导党员开展自助学习。开发“海曙新红图”预约平台,将全区28个红色教育的阵地资源移入手机,面向基层党支部开放预约,实现供需线上对接、活动线上记录。统筹配备组工干部、大学生村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设立“区委—党(工)委—基层党委—下辖党支部”四级系统管理员4951名,通过导师带徒、24小时微信等方式,加强联络与指导,及时解答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