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下功夫,望春工业园区把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作为创新创业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件”,打出了一套软硬结合的“组合拳。”“每年园区的‘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必须在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拨出专款补助扶持企业发展,连续13年拨款总计5000多万元,在要素供给上给予企业最大的诚意。”管委会工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除每年推出“硬政策”,更在服务孵化器上下“细功夫”。2009年起,园区就针对孵化器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助力“成长”,继去年海创园入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后,不久前望春科创中心还入选了年度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营造软环境,给予人才如家般的关怀。园区的200多套一期人才公寓交付,400多套二期工程9月动工,让更多的人才享受“拎包入住”的便捷;联合区教育局、区卫计局,针对住房、子女就学和医疗保障等方面予以关切,打消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引得来、留得住,更要用得好。拥有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清华大学MBA、加拿大YORK大学环境与管理硕士3个学位的海归高层次人才鲍海明,放弃海外高薪来海曙投身于垃圾焚烧事业,设立的“泰来环保”依靠“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等核心技术,已在澳洲、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加速布局;凭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和王国栋院士成立院士工作站,6年来为甬嘉变压器有限公司提供了8个决策咨询,新增总产值4.1亿元,累计获得9个国家专利,实现了公司发明专利的从无到有,填补了公司变压器制造技术发明专利的空白……
除了让“外来和尚念好经”,望春工业园区也积极激发高端人才向心力,促本地人才“才尽其用”。短短一年,在国际专家王济民的眼里,就职于奥丞生物的张伟博士和黄丹娣硕士就能独立完成其所交代的任务,“本地年轻人肯吃苦、上手快,相信未来在他们的带领下,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正如王济民所说,望春工业园区分别有2个市级和区级企业创新团队,助力增量人才和存量人才形成合力,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队伍协同成长,望春工业园区正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创业福地。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全区5家院士工作站,2家在园区。目前园区有博士23位、硕士118位、高工以上技术人才106位,各级专家12位,博士后工作站3家。今年1月-10月,该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其增幅均位居全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