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海曙区有75个社区,社区专职工作者仅622人,除负责日常工作事务外,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力不从心。为此,海曙区成立社工协会,通过居民问卷调查,由区政府埋单,不时引进社区急需的专业服务项目,居民免费享受这些服务。目前,首先在全区推行老年人心理调适、青少年心理调适、残障康复和司法矫正4个服务项目。
专业社工的服务,为居民们带来了“星级”享受。家住孝闻社区的张阿姨因老伴去世患上抑郁症,时常与邻居发生纠纷,女儿在劝慰无效的情况下,请来了社区专业社工廖迎慧。廖迎慧针对张阿姨的情况,制定了“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方法,适时引导她发泄积郁的委屈,然后引入人民调解员,双方敞开心扉交流,纠纷得到了解决。她女儿高兴地说:“专业服务就是不一样,治好了我妈妈的抑郁症。”
高品质的专业社区服务还需本土化“落地”。针对海曙区社区实际情况,协会还将培养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同时推出20个示范性岗位,供社工进行“实战观摩”,实行凭证竞争服务项目。江厦街道新街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柴珍芳深有感触地说:“社区专业服务‘外包’,不仅丰富了社区服务内容,还为不少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