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的一个青年人,因为感情的问题有强烈的自杀倾向,为了尽可能帮助他,社区居委会干部曾多次当面谈心,但效果不理想。社区打算让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心理帮助。
“虽然心理专家比我们要专业,但他们对青年的情况也并非十分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社工来提供帮助。”罗红媛说,社工不光在前期要联系心理医生,把青年的具体情况介绍清楚,在服务的过程中还要配合心理医生,一同对青年进行心理辅导。
“我们彼此很熟悉,他对我们的戒备不会很严,这时候社工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社工要做的还不只这些。
罗红媛说,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跟踪治疗效果,社工还需要对青年的每次治疗效果进行跟踪,以便下次更好治疗。
“虽然服务主体变成了专业人员,但社工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还是和以前一样,甚至更细了。”
而另一方面,如果社工有足够的人脉和影响力,也可以单独在社区内招募义工和有意服务于社区的志愿者,形成自己的社工团队。
“这就是我们要将社区专职人员变成社工的目的所在,要让社工‘遍地开花’,以后宁波的社区服务不仅专业,而且普遍。”海曙区副区长林洁说。
专家点评:社会管理体制的一次创新
(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社区问题研究专家李凡)
社区是人们基本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一方面是政府力图把大量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化解在基层社区,另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面临着工作任务重、问题复杂、解决问题手段偏少等矛盾,急需加强专业培训和引进专业力量。
宁波的这个做法虽然有点类似香港的社工,但还是有自己的创新元素。
比如社工必须执证上岗,并且有影响力的可以招募义工和志愿者,这些都将起到增加社区服务的社会基础。
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机制,推进社工职业制度建设是城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使居委会回归自治组织角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