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面向全体社区工作者,推出“菜单式培训”。从今年2月开始开设社区社会工作、老年人心理调适、青少年心理调适,司法矫正、残障康复五门必修课程和群众需求的挖掘、社区工作礼仪、社区专职工作者心理调适、社区组织的培育等选修课程,组织近600名社区社工参加培训,要求每人必须完成5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程,以满足社区工作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是面向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人员,强化专业实务培训。今年4月,邀请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马良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高级访问学者彭何芬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系、心理咨询培训师王淑玲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对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人员近30人进行为期三天的小班集中强化培训,讲授有关社区青少年和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及社区矫正工作的介入技巧和工作策略,进行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案例分析。
三是面向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需求,组织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委托社区学院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将从5月23日开始,邀请上海市社会工作培训中心副主任、香港大学社会学硕士、上海市民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朱希峰,上海科技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师硕士、上海社工培训金牌讲师孙鸿平,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上海社工培训金牌讲师朱晨海和童红梅等专家,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社工进行为期10天的考前强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