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之一,海曙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按照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要求,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摆上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坚持三个层面,深入推进海曙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社区工作者层面。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者630人,其中中共党员305名,占总数的48.4%。社区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以上学历的464人,占总数的73.7%。该区按照建设现代化和谐社区的要求,通过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一系列收费,强化社会工作知识专业培训,开展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拓展锻炼培养途径,积极推进广大社区工作者向社会工作者转型,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社区社会工作者。
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层面。借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引入具有专业背景的人进入社会工作领域,通过专业人员的实务技巧和价值观的带动,提升现有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如在残障康复项目上引入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来运作,依托社区,以团体活动为重点,至今已经开展了10余次活动。与此同时,整合省市社会工作专家资源,成立社会工作专家督导组,定期邀请社会工作专家学者为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进行督导。
三是专业义工层面。建立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两种服务资源,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专业义工队伍,探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海曙区社会工作协会携手宁波晚报社组建“精诚”义工团,首批吸收专业义工157人,组成老年服务、青少年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司法援助、心理咨询服务、医疗护理、文化和技能服务、在校生等8支义工队。
通过三个层面的建设,海曙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示范,社区工作者为主体,专业义工为依托的金字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