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期分析干部状况。坚持党工委班子成员对科级干部整体运行状况和科级领导干部现实表现进行定期分析,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掌握干部情况,为干部调整、配备和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党工委主要领导坚持开展干部交心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干部心声,倾听干部意见,掌握干部思想,力所能及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二、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探索建立既体现科学发展观,又便于操作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在干部选拔考察中,运用“综合评价”加“德行评价、问题评价、分项评价”的“1+3”模式。首先是“综合评价”求全,拓宽评价主体,增强评价全面性;完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科学性。其次是“德行评价”求严,探索“定期+定级”评价方式,将中层干部的德行评价按季度为周期定期评价,定级区分,将德行评价常态化分布到全年,以强压态势敲响中层干部德行警钟。第三是“问题评价”求准,在原有开放式问题评价模式基础上,探索“定岗+定责”评价方式。第四是“分项评价”求实,探索“基本项+附加项”评价方式。通过“1+3”评价模式,街道逐步建立起“分类考核、优胜劣汰”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重视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党员群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程监督力度。比如,在选拔干部过程中,设立举报点,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邀请街道人大工委、政协联委进行全程监督,对拟提拔任用干部人选一律实行公示。同时畅通民情监督渠道,完善相关措施,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认真调查核实,真正做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