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学交替促实效。把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课程,再到企业去技能提升训练。期间,学生可以在实习中感受企业发展氛围,企业在实习学生中也可以发现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人才,双向选择一致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实习企业就业。同时,街道还将联合几个技术型企业举办技能大赛,将合作的成果通过技能大赛展示出来,逐步建立校企合作与技能大赛良性互动机制。
四、订单培养育人才。由街道对辖区企业进行先期摸底调查,对相关紧缺典型行业登记造册,形成可行性报告,明确相关岗位或岗位群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点,经企业授权联系辖区相关职业学校,最终通过“三方”研究形成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操作模式主要是由企业向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街道提供相关场地及设备,学校选派部分专业教师承担教学实践活动,企业与学校各自都享有优先录用的权利。目前已运行的“三包法”、汽车修理资格从业证、技师班等都是三方确定后所设合作项目。
此外,街道还将大大探索缩短校企“供”“求”距离的方式方法,通过在招生、就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方面努力,促进双方有效合作,鼓励校企对口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举办校企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不断提高学校人才推介与企业人才招聘效率,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就业链,促进校企单位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