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白云街道积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同“党员进社区”活动有效结合,做到同谋划、同布置、同推进,通过优化服务网络、搭建服务载体、建立考评机制,组织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是优化服务网络,让党员志愿者“融起来”。通过成立街道、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构建二级党员志愿者服务网络。全面拓展志愿者团队党建覆盖面,将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分别派驻或者融入到各类志愿者团队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在原有“严婉贞工作室”等品牌项目基础上新增徐大姐工作室、康师傅工作室等项目。街道层面成立公益超市,搭建公益信息交流、风采展示、组织服务、活动汇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挖掘整合辖区单位、“两新”组织党员的外援力量,鼓励他们参与结对帮扶、帮困助老、励志助学、残疾人关爱、医疗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依托锋领e家、党建QQ群、微信群,及时发布街道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有效整合党员志愿服务资源,加强互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在职党员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搭建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增强在职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并为其参与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便利。
二是搭建服务载体,让党员志愿者“动起来”。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婚姻咨询、理发、保健按摩、眼镜清洗与保养、磨刀、小家电维修、搪瓷修补、修鞋、修补衣物等10多项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了党员志愿者为民服务、贴近群众的形象。加强深化“双带双联”活动,积极动员党员志愿者、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为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居民以及其他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群体,通过串门、聊天、打电话等方式,增进沟通,了解需求,根据需求开展爱心接送、代购商品药品、代收快递报刊、代缴水电气费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活动,密切党群关系,增进邻里友谊。2015年至今,辖区已有55个基层志愿服务团队、336名党员参与公益服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50余次,服务群众约3000人次。
三是建立考评机制,让党员志愿者“比起来”。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和志愿者服务量化机制,通过明确党员志愿者的工作职责、行为规范、服务制度,确保党员志愿服务有章可循。以锋领e家系统为依托,探索建立党员志愿者考评制度,将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列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评先评优活动,做到“党员评比,群众打分”,广泛征求社区建设、居民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党员志愿者队伍中对组织得力、效果显著的志愿组织和参加服务活动积极的党员志愿者进行表彰,有效激发党员志愿者的工作动力。2016年以来,街道层面通过线上线下评选表彰等形式,展示公益明星、好邻居、社区偶像、社区好人榜等辖区系列“最美人物”6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