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探索“领头雁”队伍新机制。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针对新任、连任、离任的支部书记,分别制定并实施不同机制。对此次换届新任的支部书记实行“上下联动考核机制”,设置半年考察期,通过党委政府和党员村民上下两级联动考核新任支部书记履职成效,评定其上任后的规划思路、工作实绩、民主测评等方面,再决定任命其为支部书记或党委下派“第一书记”,为换届后营造平稳过渡局面;对连任支部书记采取“比拼赶学”机制,实施书记奖励基金办法,使担当有压力、做事有魄力、前进有动力;对离任的支部书记实行离任安置保障机制,切实做好离任干部安置补助工作。
二是严抓村干部队伍新管理。对目前村级组织中存在的干部职数待遇不一、年龄超龄、村级财务审计周期过长等存在的问题,以负面清单的形式逐一梳理、全面总结,督促各行政村抓好清理规范,严控队伍结构,扫清发展障碍。把握好关键问题导向,有意识有重点的对支部队伍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精准聚焦、正面突破,要求村干部立足岗位强质提能,将队伍管理规范化作为一项长期目标常抓不懈;同时抓好正面清单落实,利用好宣传橱窗、村务公开栏、党员会议等“传声筒”,促成“少坐办公室、多走田头梗”的良好作风,要求支部任期发展目标公开化,干群沟通渠道便捷化,进一步提升支部战斗力和公信力。
三是完善党员队伍管理新规范。通过 “五化”工作,打造过硬党员队伍:1、教育培训体系化,形成以党员轮训、专题党课、远程教育、集中学习等为支点的“学习网络”,学习覆盖全体党员、时间持续全年;2、履职程序化,通过促进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让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称为常态;3、志愿服务常态化,坚持党员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将志愿服务作为每年考评党员的重要依据,重视先进支部志愿服务队和优秀志愿者代表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事例展播、座谈分享、公开表彰等形式激励全镇党员学习效仿;4、日常行为底线化,紧抓党员管理工作,健全党内生活制度,重视民主评议对党员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5、组织管理严格化,对党组织工作机制、活动开展、管理措施、考核目标等方面予以具体化明确。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划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在严格管理中激发党员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