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深学”。“学”是基础和前提,坚持把真“学”实“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是早谋划齐动员细部署。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于6月6日组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会,层层部署,广泛动员,明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全体党员的要求。11个社区、商圈相继召开专题动员会90余次,通过集体座谈,上门走访、电话随访、QQ与微信动态联系,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精神贯彻落实到位,128个支部,3076名党员知晓率达100%。二是抓落实建载体促成效。结合实际,创新载体,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心得体会交流、微信平台互动等形式,确保取得实效。如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制定支部主题党日年度工作计划160份,逐月细化,严格落实,结合组织学习教育、走访联系群众、基层民主议事、志愿服务活动多样化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像“开放式”体验促提升,朝阳社区第二党支部发挥退休党员资源,组织党员走进北仑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缅怀先烈活动;“互动式”体验促交流,尹江岸社区第四、第五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发挥先进性,支部增强凝聚力”党员知识竞赛大比拼;“共享式”体验促融合,车站社区第三党支部携手共建单位中建三局支部党员开展“剿灭V类水”专题党课。又如成立“送学团”,为拆迁在外的老党员和行动不便的党员送课上门,方便400余名“离巢”老党员常规学。再如打造“指尖课堂”,开通“两学一做”专栏,定时推送“微党课”共计100余条,方便党员随时学。开展“夜课堂”,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方便在职及下岗失业党员经常学。截至目前,街道基层党组织共开展专题学习108次,特色党课进基层34次,省党代会精神宣讲讨论48次,领导干部讲党课19次,支部书记讲党课55次,参加党员5217人次。三是学先进树典型助提升。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寻找身边最美”活动,结合庆祝党建96周年表彰党员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21个,先进个人58名。依托“锋领汇”、南门微信公众号、社区小报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先进党员典型事迹,“拼命书记”张仁林、“好书记”许功茂、“铁娘子”徐剑英、“禁毒先锋”贺元英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被党员干部学习转发点赞。澄浪、万安社区有效利用社区公共电线杆,打造路灯上的“好人好事榜”,“律政家人”茆古英、“治水达人”陈黎青等80余位社区优秀党员志愿者形象登上社区电线杆,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尹江岸、马园、郎官等社区开展微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千名好支书”徐剑英、丁玲玲,“万名好党员”阮维芳,“金雁奖”回娜的先进典型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两学一做”上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赶有目标。
二是突出“细做”。“做”是着眼点和落脚点,引导党员干部学思践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志愿服务持续深化。立足“一人一岗”传统品牌,精准开发政策宣传、民事调解、治安巡逻等28个种类专项治理岗位,带动党员认领岗位,上半年累计参与万余人次、认领微心愿252个。比如在三市路整治中,辖区党员志愿者连续三个多月逢三逢八早上4:30开始巡逻,参与人次达2500余人次。深耕“公益巴士”创新品牌,以市委组织部“公益巴士”调度中心为引领,强化“公益”价值引导,引领公益热潮。自2016年8月“公益巴士”首发至今,累计开展志愿活动12期,832名志愿者参与,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项目对接10个,微心愿认领105个,累计捐赠资金6000余元,义卖公益产品筹集资金8500元。二是建功立业持续作为。开展“锋领行动讲担当”行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抓落实行动中发挥积极垂范作用。成立专项小分队5支,梳理项目16个,目前已完成攻坚破难2项。治水剿劣我先行,做好“河小二”,累计参与志愿者1121人次,剿灭劣V类水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进展顺利,2条河道已完成剿劣任务,护城河完成2.1公里河段清淤。帮扶企业带头做好“店小二”,重点联企34个,解决企业进出不便、停车难等问题20余个,同时发挥企业党建引领作用,创建文明单位,反哺社会公益,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重。1-6月,街道财政总收入20373万元,同比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12.56亿,招商引资实到大市外资金1亿,浙商回归资金4.75亿。助跑服务带头做好“能小二”,深入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将职能科室延伸到派出所,将代办服务延伸到社区,推出“领跑、助跑、代跑、减跑”四跑服务,部分审批实现一次也不跑(9类17项79起)。三是“党性锤炼”持续发力。健全“党性评审”机制,成立“党建助力团”,由省“千名好支书”、“万名好党员”和“金雁奖”获得者带队,街道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先进代表组成,下设“党课宣讲小组”、“党建诊疗小组”和“党性评审小组”,重点面向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严查真改,对标补短,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设立“党课宣讲小组”,突出草根党员传播党的“好声音”,吸纳由社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等14名党员组成“微宣讲小分队”,选优党课14节,供支部“点单”,每季度推出支部精选学习菜单1份。设立“党建诊疗小组”,突出软弱涣散整顿精准化,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症结,找准突破口。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征求党员、群众意见9条,建议16条,形成“一支部一对策”整改清单3份,力争51个两新党组织三年建强全覆盖。设立“党性评审小组”,分类把好党员发展、转接和整改三个关口,形成一套人员访谈、书面测评、网络调查、调阅档案“四结合”的标准化机制,“一人一策”,专项专人负责促进多环节同步开展提高效率,上半年共发展党员4名,转正党员6名,处理党员4名,延期未转正党员1名,取消预备资格1名。
三是突出“抓实”。抓好“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建+”为抓手,全面抓好党建各项任务落实,带动基层党建工作严起来、紧起来、硬起来。一是凸显“红色品牌”。深入对照“整街推进、整体提升”,拉长板、补短板,开展“擦亮老品牌,培塑新品牌”活动,重塑万安、澄浪两个党建精品示范点,全面深挖党员“一人一岗”志愿服务内涵,建成“双中心”,打造门户党建,启动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南塘老街党建特色街试运营,澄浪社区建成区“甬•志愿”服务点,实现点上出品牌、线上有亮点、面上有提升。同时,依托“双中心”,推动区域两新企业党建能级提升,重点做好党建引领、项目培育以及发展考核等工作,编印党务工作手册600本,规范制度,开通热线答疑解惑,定期召开党务工作专题培训。建立“三走三联三会”制度,完善“党群联动”机制,深化“三服务”主题活动,实施“文化领航”行动,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面实现“组织建设过硬、支部建设过硬、队伍建设过硬、社会评价过硬、要素支撑过硬”。二是打造“群雁齐飞”。响应区“党建在一线、书记带头干”锋领行动,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两清单”,形成工作任务清单43条,问题清单33条,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联述联评制度,优化社区党组织书记“领衔攻坚项目”13个。开展“锋领头雁”计划,培育一批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着眼“群雁梯队”建设,结合“两学一做”,以社区组织换届为契机,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通过“书记讲坛”“社工沙龙”“师徒结对”,锻造一支层次合理、搭配得当的群雁梯队。开展社区副职“适岗比选”,强化“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累计57名年轻社工报名,12名已选拔任用,8名进入后备人才库。三是建强“锋领前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落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以“三会一课”为抓手,抓好自身建设,做到“党小组学习有主题,支委会交流有议题,支部大会讨论有专题”。建立“支部组织生活巡听制”,以尹江岸社区为试点,组织支部之间开展交叉式、互访式学习,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选优推出精品组织生活实例,街道内巡回展示,推动“三会一课”制度落地生根。以“锋领e家”为平台,锋领指数为标准,从严党员管理,做到组织生活“过程留痕”,党员活动“有迹可查”,切实发挥智慧党建功效。支部组织开展边学边改专项行动,列出问题清单71条,责任清单58条,整改清单55条,党员自身查找问题219条,推动问题在支部解决、矛盾在支部化解、活力在支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