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最多跑一次”在我省全面推开以来,古林镇党委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改革要求,用好“党建+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村社网格员、村居民组长作用,通过深化该项工作来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共累计梳理、规范71项窗口服务指南,目前已有60余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
组织领衔跑,变“坐着等”为“主动上门”。镇党委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探索建立机关干部主动服务模式,变传统的等候办理为主动办理。结合“联村联心联项目”三联活动、民情速递、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工作,组织机关干部到所联村社群众家中进行政策宣讲、代办业务;组织辖区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国税局等职能部门到企业开展“一企一干部”结对服务。截至8月中旬,各部门累计到村企开展政策宣讲33次,机关党员帮助群众开展全程代理业务58次,在职党员进社区、联村党员为村民服务共计241次。
党员争先锋,变“重复跑”为“只跑一次”。对于可下放到村级机构办理的事项,经镇里统一分类后一律下放,将办事流程直接摆在村一级服务窗口。经统计,镇和村社32个便民服务大厅中,党员人数为78人,占总工作人员的76.2%。注重发挥窗口党员带头表率作用,通过佩戴党徽和工作证、设置服务大厅工作墙等形式,亮身份、树形象、讲承诺。开展岗位履职定责,将涉及“最多跑一次”项目审批流程、材料要求等有关事项进行公示,并公布在“黄古林”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提高群众知晓率。
网络促创新,变“大厅办”为“线上服务”。在乡镇权力清单进一步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村企两个QQ群、微信群分别为32个村社和上千家企业服务。及时公布相关政策,并落实专人对各类咨询进行回复。采取网上远程指导的方式,让部分业务实现跑零次直接办结,如办理企业进出员工的社保增减,只要关联员工家庭共济网就能实现网上操作办理,便捷、高效。经统计,截至8月份线上咨询业务217次,申办业务52次,成功办理45次,其中未办的已通过电话联系到服务大厅当场完成办理,做到无积案、零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