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塘街道历来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重视后备干部队伍的培育培养。今年5月,制定出台了《段塘街道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通过“亮绩竞职”“双向挂职”“项目承办”等方式,全面构建“选、育、管、留”环环相扣的链条式后备干部培养成长链。蔡文质告诉记者,在社区干部选拔方面,今年上半年,街道开展了社区副职后备“亮绩竞职”公开比选,共有19名社工参与,其中5名充实到社区“两委”班子,6名作为社区后备与3名街道班子领导结成师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后备干部“青黄不接”问题;在年轻干部培育方面,街道开设了“段塘新声”论坛,由“青马成长”“创业创新”“智行合议”“科长提质”“红领增能”等五个主题板块组成,帮助各类年轻干部进一步理清思路、增长见识、强化担当、提升能力。
四、抓优“品质提升”计划,推动两新组织党建转型升级
段塘街道是非公企业集聚地,现有太平鸟、狮丹努、市政、博宏恒基等非公企业2600余家,党员近1000名。但两新党建一直是街道党建工作的一块短板,大多数企业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个别小的支部没有专门的负责同志,两新党务工作者力量整体偏弱。
针对这一现象,今年4月,街道党工委成立了全区首个街道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产生首批会员63个,党组织覆盖率达98.4%。目前,已举办党建品牌创建分享会、党务工作交流会、党建示范点走访等各类活动7次。“协会是建好了,但我们发现两新组织党务工作的困难还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我想到了我们海曙区的老品牌‘81890’,是否也可以参照这种模式,打造一个家门口的党建81890,更有效地帮助两新组织解决一些党务难题?”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宏虹如是说。正是这样的灵光一现,才有了后来的“党务帮办”服务站。
今年5月,段塘街道“党务帮办”服务站正式成立,服务站由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担任首席帮办员,并在街道范围内选派3—5名资深党务工作者担任党务帮办员,按需定制“党务帮办”菜单,采用上门服务、在线沟通、电话联络、现场指导等方式,全面提供党建项目策划、党建宣传包装等个性服务和组织关系转接、上门收取党费等常规项目,服务站成立以来,已解决各类需求30余项。
“党务帮办不仅补齐了两新党组织的工作短板,更是拉长了他们的优势长板。”陈宏虹介绍道,“比如,我们党务帮办员根据部分企业要求,帮助策划党建特色品牌,一些老品牌被重新擦亮。”太平鸟集团党委书记胡文萍感慨道:“太平鸟历来重视党建工作,但这两年也仿佛进入一个瓶颈期,感谢街道帮我们出谋划策,下步我们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全新推出七彩闪耀党建,让党建工作真正像太平鸟品牌那样时尚闪耀!”
五、抓实“服务提升”计划,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实质作用
近日,丽景社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温暖着很多人的心。由于社区是刚成立的新社区,各项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的大门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坐轮椅的残疾人和老人出行很不方便。社区网格党建议事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召集网格党员和部分群众商议对策,最终在社区“你是我的菜”党员志愿服务队和社区物业的共同努力下,铺设了斜坡、消除了隐患,残疾人和老人们又可以进出自如了。
据记者了解,段塘街道去年以来,全面推进“网格党建”工作,按照地域相近或行业相似原则,细分区块建立网格,实现支部与网格一一对应,并标配党员组长、联系党代表、志愿团队与奉献岗位等四大要素,有效整合基层资源,推动网格党员服务新转变。今年,段塘街道立足打造“网格党建”升级版,全面推进区域性志愿服务联盟建设,探索打造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网格挖掘为途径,以区域资源为基础,分类对接、链式管理的区域性志愿服务红色生态链。“区域性的概念,就是资源、力量和要素的整合,原来我们发现问题只能靠网格长,现在还有网格党建小组组长、网格党员、网格党建议事会以及辖区内外的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的队伍更专业也更强大了。”段塘街道政法委员虞建东高兴地说。
“基层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是多维度的,一方面,我们要求每名党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发挥作用,这是基础;另一方面,党员必须奉献社区,身体力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海曙区的传统品牌,也是我们街道的特色项目,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海曙区党员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推广‘甬·志愿’APP,持续推进‘微笑公益服务队’‘邻里治水团’‘怡情楼服务队’等建设,努力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街道党工委书记裘骥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