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公安分局“四措齐发”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成效
信息来源:公安分局党委  时间:2017/10/29  阅读次数:2955
公安分局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党员民警能力素质为主线,持续强化政治、制度、素质、关爱等措施,进一步规范统一了支部规范化建设机制,进一步凝聚提升了队伍战斗力。
一、政治建党见成效,切实筑牢忠诚警魂。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全局专题集中学习、基层党支部每周一次集中学习”等多层次的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局民警、辅警深刻理解新时代、新思想、新判断和新要求的基本内涵,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打牢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二是加强“党务主责”。健全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调查、分析、研判机制,出台《海曙公安分局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清单》、《海曙公安分局政工干部职责清单》和《海曙公安分局政工干部日常工作一览表》,推进政工干部专岗主责落实,建立党员个人档案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落实全省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谈心谈话”领衔攻坚任务,开发“倾听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有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做精做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综合运用思想动员、组织引领、战时宣传、表彰激励、人文关怀、内部管理等系列措施,有效激励全体党员民警、党员辅警以最佳状态投入党的十九大安保工作。三是加强“典型引领”。运用“集体表彰、送奖入户、喜报上门”等多种授奖形式,全年分局有1个集体、15名个人荣获三等功,1名民警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10个集体、19名个人获得市级荣誉称号。积极收集、宣传党的十九大安保等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平安时报、警周刊等省、市级媒体宣传先进典型21名。建立“后备典型库”,目前入库人员11名,并按业务条线进行区分,推进先进典型梯次培育战略。
二、制度管党建机制,营造战斗堡垒生态。一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开展为期一年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升行动,聚焦队伍中存在的“慵懒散”、“中梗阻”等问题,以作风建设为“催化剂”,加速队伍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大力推进对内“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发“一网通”内部审批服务平台,取消或简化57项内部审批流程,有效实现“让基层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让机关跑起来”。二是推进内设机构改革。严格贯彻上级关于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工作的部署,按照“优化职能设置、精简内设机构、理顺权责关系、提高警务效能”的目标,完善全区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目前,情指联勤中心已完成整合,对其他暂未整合的单位实行合署化办公,如治安大队、警卫科、食药环犯罪侦查大队合署化办公,户证中心和出入境、行政审批科合署化办公,并形成了对个别部门和工作机制调整的方案。下步将针对已调整的机构设置相应党支部或总支。三是加强选优育优工作。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后备干部梯队培养机制,制定《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办法》和《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实施方案》,开展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加强“两地三源”领导干部和民警的科学、合理交流,原鄞州、江东机关11名民警调城区派出所工作,16名民警调城西派出所工作,有效促进队伍融合。
三、素质强警促实战,提升队伍能力水平。一是强化实战能力训练。制订全局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年度教育训练计划,细化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民警、辅警训练内容和达标要求,积极推行“轮训”式、“专项”式、“结对”式、“送教”式培训教学。全年组织开展8期124人次的警衔晋升训练,16期600余人次的警种专业训练,3期120人次的发展训练,累计投入培训经费75万余元,有效提高全局民警、辅警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二是开展警务技能比武。按照人人参与、逐级选拔、优中选优的方式,组织开展警体基本技能大比武和警种专业技能比武,成绩显著。在全市警体基本技能比武中,分局5人获得年龄组单项第一;在全市警种专业技能比武方面,分局获得6个团体、2个团体单项,10名个人前六名的成绩,其中警犬技能比武获得团体第一名。此外,分局8人代表市局参加省厅比武,1人获得经侦技能技战法第四名,2人获得刑侦技能单项科目第六名,为市局在全省技能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强化训练基础保障。建立教官选拔聘任机制,组建成立了一支40名分局兼职实战实训教官和40名心理小教员组成的教官人才库,2名民警被评“2016-2017年度全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官”;积极参与全市公安机关第四届“微课程”创作与评选工作,共创作上报微课程22个,其中2门训练课程获评精品“微课程”、1门训练课程获评优秀“微课程”;分局南门派出所“警务融入网格化实战化训练教学平台”被评为“浙江省公安民警实战化训练教学点”,弥补了分局无自主教学点的空白。
四、关爱惠警出实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完善队伍职业保障。分局党委制定并实施《海曙公安分局民警因公伤亡优抚保障办法》和《海曙公安分局工会会员家庭困难互助保障办法》,对民警工伤、因公致残、牺牲及意外死亡的,在应享受各项政策性抚恤补助的基础上,分局给予不同比例的经济补助;对民警及其配偶、子女在患重大疾病、家庭遭受灾害等情况下,给予困难补助,目前累计共向77人补助81万元。二是关爱民警身心健康。建立民警个人健康档案,对存在健康隐患的民警及时进行健康干预,定期邀请专家医生到基层所队开展健康巡讲。积极对接市级“三甲”医院,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对因公负伤的参战人员和患重症民警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加强民警执法权益维护,共办理维权案件35起,打击违法人员 41人,依法维护了43名民警、辅警的执法权益,发放维权慰问金3.9万元。三是发展公安特色支部文化。召开现场会推进基层所队支部文化建设,引导所队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海曙公安特色的支部文化走廊、文化墙角,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一党警一爱好”的文化风景线。加强警官俱乐部建设和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升级形成局领导带队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10余个俱乐部体系,有效提高活动组织层次和保障力度。
宁波市海曙区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访问量:
地址:宁波市县前街61号
浙ICP备:05077413号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