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积极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后公安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绿色、弹性、优化、阳光”管理,着力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培训、人才配置和警营建设,积极促进队伍融合、队伍管理增效,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坚持情感触动,实行思想建设的“绿色管理”。一是建立沟通交流机制,转变干部思想观念。分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区划调整重大意义的宣传,注重以人为本、沟通交流,该局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领导干部会议、专题学习会和全区公安工作会议等形式,引导全体民警、辅警人员正确认识区划调整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和分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当好“一家人”上来。组织开展“蹲点调研基层派出所”活动,党委班子成员深入联系派出所坐堂值班、出警处警、警民恳谈、走访纳谏,有效拉近距离、凝聚警心。二是建立动态反馈机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组织各支部分管党务领导(一般为支部副书记)认真做好民警谈心谈话、思想动态分析工作,通过交真心、听真言,及时全面了解民警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及现实困难和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今年以来,各支部以家庭走访、个别交流等形式,逐一对新调入、新分配的民警进行谈心,引导民警迅速将思绪调整到新的战斗模式和环境中来,对新民警可能存在的在新环境中能否尽快融入的困惑进行合理疏导,鼓励民警建立信心,对民警提出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民警安心投入工作。三是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重视民警身心健康。发挥分局心理疏导机制效能,常态化开展民警、协辅警心理健康疏导工作。10月12日至18日期间,分局各单位组织开展十九大安保维稳战时心理健康培训活动,由战时心理健康小教员根据分局举办的“轻松玩转情绪君,理性平和来执法”主题培训讲座为内容,为提升民警战时心理抗压能力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开展集体交流、个别谈心、文体活动等方式,在安保工作间隙“见缝插针”,适时对民警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为民警思想减负,不断提高民警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为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素质建警,实行教育培训的“弹性管理”。一是实行“供需对称”的多元教育。分局着力构建完善随形势发展和实战需求动态调整教育训练供需关系的综合体系。8月初,组织开展了“微课程”专题创作培训活动,以问题导向破解工作难题、补齐技能短板,挖掘和提炼公安实战和队伍建设中的各种好经验、好做法、好战法,积极推进队伍能力提升。先后创作“微课程”22个,2门训练课程获评全市公安机关第四届精品“微课程”、1门训练课程获评全市公安机关第四届优秀“微课程”。二是推进“排位管理”的有益竞争。坚持精细化、具体化、制度化标准,按照“体现出所有工作、工作完全予以体现”的理念,推行“积分制”管理和“排行榜”制度,不断完善各类干部绩效考核的项目、内容、指标和系数等,杜绝大而化之、笼统模糊。同时,尝试健全完善类别化、差别化,用数字和模型来综合量化的干部工作评价体系,并与年度考核、立功受奖、晋职晋级、调整交流直接挂钩。三是完善赏罚分明的互促机制。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积极完善荣誉奖励制度,努力扩大荣誉受益面。特别是在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期间,推出峰会安保专项奖励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的立功、嘉奖名额,定向用于党的十九大安保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建立即时表彰奖励机制,对安保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民警即时予以嘉奖和通报表扬,对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战果的集体和个人,第一时间做好立功申报、第一时间送奖上门。先后发布十九大维稳安保“战时之星”表扬通报8期,表扬民警129名,辅警63名。
三、坚持存量调优,实行人才配置的“优化管理”。一是岗位交流做加法。分批接收了原鄞州公安分局城西9个派出所和看守所、拘留所190名民警,机关44名中层干部、85名民警,共315名涉及鄞州、江东分局的人员。分局紧紧抓住人员划转这一关键环节,根据警务工作需求,按照“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人员交流”等原则,重点加强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交流工作,原江东、鄞州机关11名民警调城区派出所工作,16名民警调城西派出所工作,同时原海曙分局19名民警调城西派出所工作,交流比例达54%。二是资源整合作减法。针对刑事技术、法医、科技信息等专业技术人才招录难、留住难、易断层等实情,探索建立多类别的公安人才后备力量库,强化职业规划和人岗适应。11月初,在全局范围内开展科技信息化人才推荐工作,选出一批既懂业务、懂研发、懂建设,又会创新、会应用、会操作的“三懂三会”复合型科技信息化人才,为进一步推进分局科技信息化深度建设和应用做好人才储备。三是人才应用作乘法。完善专业岗位警师带教和轮岗跟班,分层次选拔一批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强、有潜质的同志,加强实训培养,提升专业能力,倾斜奖励激励,补充岗位亟需。10月中旬,在全局范围内公开选拔正科级后备干部3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40名,重点发现和挖掘一批在行政区划调整和十九大安保期间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认可、为分局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为推进全局公安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有力支撑。
四、坚持从严从优,实行警营建设的“阳光管理”。一是深化从严治警举措。结合全区公安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安保专项督察,通过实地检查、网上督察、查阅台账、责任倒查等方式,对落实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重点工作、警容风纪、值班备勤纪律、保密纪律、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和信息报送制度、内务管理和内部安全制度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执行纪律不到位、制度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主动开展督察记分、提示性约谈、诫勉谈话,做到提醒在早、预防在小。二是做好战时跟踪服务。坚持以警为本、科学用警、合理安排、动态调配,有效整合警力资源,优化勤务模式,防止打疲劳战、消耗战。积极对接市级“三甲”医院,开辟战时就医“绿色通道”,对战时因公负伤的参战人员和患重症民警,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常态开通“内部110”,提供家庭病员紧急救助等应急服务。加强战时后勤保障,及时增添、更换安全防护装备,提高战时伙食质量和值班备勤硬件保障。三是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开展“团结倡新风”文化融警专项活动,建立由局领导为领队的10余个文化兴趣组队,有效提高活动组织层次和保障力度。举办“融合杯”八人制足球赛、“佳节亲•融合情”烘焙慰问活动、“融合•奋进”主题艺术展等全局性文体活动,扩大队伍交流面和融合度。分局青年民警于10月12日至11月3日期间参加海曙区青年风采大赛喜获二等奖,充分展示了融合后新海曙公安青年突击队的“勇立潮头,争当排头兵”的亮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