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问题导向,实现支部建设“有方向”。积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行动,街道各个基层党组织共列出“‘三会一课’不规范、组织生活不严格”等问题清单数共计92条,各个党员列出“重工作、轻学习”、“政治理论素养需提升”等整改清单近500条。正视“两新组织”支部建设不规范等问题,从今年年初不定时开展走访调查,彻底摸清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党员队伍、作用发挥等基本情况,对两新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制定具体举措,明确目标、措施、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各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党建台账,并配备1名以上的兼职党务工作者,同时街道也定时定向委派党建指导员对其进行指导;对于企业数超过30家的联合党组织,以“约谈书记”的方式督促企业党建工作的逐步规范。今年8月,街道还专门成立基层党建督查领导小组,并设4个督查组,分别由4名领导带队赴社区、商圈、企业进行督导检查,指出各支部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改进完善。在此基础上,4个督查组定期组织交流,对街道党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追赶超越的计划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多元尝试,实现组织生活“有规矩”。针对部分支部组织生活不规范、主题不突出、党员到会率不高等问题,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街道制订出台《白云街道关于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社区均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固定组织生活日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严标准、立规范,对“党员学习教育、党组织设置、党员管理及服务、党员发展、支部工作台账管理、支部活动阵地、述职评议考核”等七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将党组织生活软约束变为硬指标,全街道116个党支部、2000余名党员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实行“双指数双考评”制度,通过综合考评支部“活力指数”和党员“锋领指数”,不断规范社区、商圈及两新组织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日等基本制度,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大型开放式组织生活共计38次。
三是先锋引领,实现党员活动“有示范”。不断增强党员意识,依托“党建在一线、书记带头干”锋领行动,全面鼓励各基层党支部助力书记领衔项目,以“1+N”形式即一个书记带领N个党员开展各项服务。如在白云庄社区“巧手妈妈”公益提升服务项目中,书记吴晓春带领服务团队,以党员参与、团线融合为主线,采用党支部同公益团队对接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共有43名党员参与各类公益团队,且公益服务活动逐渐纳入党员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内容,在党员管理、社会治理、平安稳定等方面都起了较大的作用,被宁波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同时,继续开展“三育工程”建设,分层培育选树特色项目,力求基层组织建设“全线亮星”。目前,由11个社区党组织推出的“锋领安丰——党员志愿助力社区养老”“指尖上的风景线”“红色领航 ——闪光行动”等涉及助老助残、社区建设等多领域的品牌项目以及由76个楼群支部形成“锋领常青藤”、我们的“微支部”“朝夕相对、助老志愿项目”“红帽子”邻里服务、壹元公益等32个优秀项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