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联络先行“聚人”,让党员“流动不流失”。在3个拆迁社区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全面了解“人户分离”党员的基本情况。通过上门登记、电话联系、函调等方式,对党员情况逐一摸底核实,做到流向、联系方式、居住条件、思想状况、就业状况、家庭情况“六个清”。由拆迁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包干联系一组人户分离党员,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帮扶生活困难党员,传递上级精神以及基层党建动态等活动,确保“人户分离”党员“联系不断线、管理不断档”。
二是打造三大课堂“聚心”,让党员“离社不离党”。依托微信群、QQ群搭建24小时“网上课堂”,每周围绕一个主题推送组织生活学习电子资源包。实现在“8小时外”为党员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理论“蓄电”渠道;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风清气正时 纸鸢寄廉洁”风筝绘制活动、“党在你身边 红色引领孝亲敬老风”等题材新颖、形式活泼的“开放课堂”活动,进一步丰富学习方式;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主的“1+N”结对帮学模式的“流动课堂”,为高龄、身体不佳、阅读有困难的党员送去由老党员王幼琴提供的学习资料。目前,累计开展上门送学50余人次。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聚力”,让党员“分散不涣散”。针对部分人户分离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经常、交纳党费不及时、党员意识党员作用不明显等情况,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强化教育管理。对于组织关系挂靠的党员,按照就近就便、属地管理的原则,帮助其找到组织、转出关系。量化考核,定期通过线上联系、电话沟通、上门走访等形式交流掌握党员日常表现,结合“锋领指数”进行民主评议,并将结果及时公示上墙,激励党员作用发挥。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根据《宁波市处置不合格党员实施操作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程序,对1名不合格党员作出劝而不退予以除名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