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新形势下街道两新党建工作,打造“复合型、创新型、专家型”党务工作队伍,段塘街道党工委按照“强基、提质、融合、创新”要求,成立全区首家街道级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不断实践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新形式、新机制。
一、上下贯通、精准发力,非公党建开创新局面。针对两新组织规模不尽相同、党建各自为战、统一管理难的问题,搭建服务两新组织的生态格局。一是全域化组建,确保组织覆盖不留死角。按照“差异性、互补性、互助性”原则,成立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通过定期例会、专题协调、情况通报等抓手,破解统一管理难问题。二是枢纽型管理,确保工作合力发得出来。结合两新组织自身实际,进一步整合各协会成员力量,定期发布共享菜单,进行预约登记、资源对接,确保各类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三是帮办式指导,确保服务对接精准高效。协会下设丽园4s商圈“党务帮办”服务站,通过定制菜单,为辖区两新组织全面提供党建项目策划、党务专题培训、组织生活承办等个性化服务,和组织关系转接、锋领指数兑换、微心愿认领、党建疑难咨询等常规性项目。
二、强化管理、提升能力,自身建设有新加强。针对部分两新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流动性大、业务不专等问题,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两新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一是“红领学堂”学本领。根据党务工作者行业来源、党务水平、文化层次、企业需求等特点,分层分类培养。对缺乏工作经验的党务工作者,依托“红领增能”论坛,重点提高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对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邀请参加“支书月学”论坛,重点强化实践锻炼和特色品牌打造。二是“主题研讨”激火花。根据各单位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及日常需求,灵活运用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示范等方式开展培训。每季度选定不同主题,由市政集团党委为代表的6家两新组织分享“专注”党建等品牌建设经验。三是“一线调研”拓眼界。协会成员单位轮流承办“年度例会”,借助其结对共建力量,积极组织会员到党建示范阵地观摩学习。
三、突出重点,紧贴需求,会员管理打造新亮点。针对两新党务工作者组织归属感、工作获得感不强的问题,形成积极参与、有力支持的党建氛围。一是组织关爱与党内互助并重,加强党内关怀。积极培育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每年确定3家左右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两新组织建设党建示范点,力争通过4-5年的努力,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示范集群。二是阵地建设与经费保障并重,建立工作平台。注重阵地建设,在896创新园筹建协会工作站,开设“红色长廊”“减压聊吧”“党务帮办”等功能区块,作为服务协会会员的工作阵地和开放式的区域党建工作标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四星、五星两新党组织书记津贴保障机制。三是考核评估与动态调整并重,确保有效激励。在协会内党建工作样板单位,探索两新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述职制度,展示党建工作成效。对协会内无法胜任党务工作的成员,实行动态调整制度,由协会秘书处开具“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