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根据党员实际情况,找准突出症结,分层分类整理。针对社区党员,采取整顿和新建档案的方式。针对“两新”组织党员,采取调档和重建方式。针对机关单位党员,按人事关系做好档案移交,实现党员档案和人事档案统一管理。针对“隐身”党员和“口袋”党员,由其所在支部确定身份,填写相关材料,使“隐身”党员现真身、“口袋”党员回组织。同时,对前期摸排梳理后确定所属关系的档案进行重新归档核对,确保档案内材料齐全。
三“建”。按照党员档案管理 “五有”要求,实行一人一盒、专人整理、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在硬件建设方面,设立党员档案室,配备密集档案柜,专门存放党员档案,从设施上保障党员档案保管规范。在现有基础上,将1500名党员的党员信息采集表和党员登记表分别放入党员档案盒,并进行分类编号和整理归档,以支部为单位存入党员档案专柜,并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做法,建立索引目录,使党员基本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查阅。同时,利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党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对新发展的预备党员和转正的党员及时登记录入。在软件建设方面,着力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配套出台党员档案整理与归档、保管与维护、查(借)阅、管理人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实施具体工作。
四“带”。党员档案管理采取街道党工委总管、各党组织负责的方式,将党员的整体发展纳入党员档案,记录党员参加的组织生活和组织教育等活动。组建“党建指导员”,围绕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社区党建品牌建设等内容,协助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并对社区党务工作者开展集中培训,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品质。目前,已对30多名党务工作人员开展业务专题培训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