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拔高站位”和“梯队培养”并重,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以打造政治素养高、群众威信高和带富能力强、担当意识强的“两高双强”型带头人为目标,不断更新和调整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干部素质。坚持选育标准,拓宽选任视野,以党员群众推荐、支委会建议等形式,构建起一个底子厚、素质好、能力强的后备干部储备库。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帮带培养长效机制,由现任村干部担任培养联系人,有意识地引导热心村务、熟悉村情的后备干部熟悉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适当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增强其处理纷繁村务工作的能力。不断完善后备村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和选拔使用工作机制,重点关注村级后备干部在镇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每半年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民意测评、实绩考察和走访谈话,进一步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二、坚持“责任落实”和“管理监督”并行,确保带头人履职增效。按照找准重点、瞄准问题、盯准责任的“三准”模式,持续深化“党建在一线、书记带头干”行动,构建起优胜劣汰、强上弱下的进退机制,制定农村基层小微权利运行督查模式,每年抽取不少于2个村进行督查,通过查阅资料、走村入户等方式,全面评价村级实绩成效和德能作风,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运行机制。出台村级党务工作者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一支能力强、作风实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锋领e家系统、党建亮显工程等基层党建规范化工作列入年度行政村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学细照、对标看齐,有力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学习助力”与“关怀激励”结合,激发带头人内生动力。经常性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建立起“三会一课”月度“线下备案+线上反馈”的规范化机制,开展“党员讲给党员听”活动,“初心微课堂”讲师团上台宣讲,联村干部下村分享,寻求基层党课新思路,激发组织生活新活力。定期组织参观学习活动,让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实地学习、切身感受周边乡镇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为自身建设注入新思路和新方法。注重关怀激励,完善经常性谈心谈话、领头雁奖励基金、离任安置等保障性制度,解决党员干部“后顾之忧”,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培养和表彰宣传力度,积极培养并推荐综合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带头人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