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您挂哪个科?我来帮您,自助机上可以这么操作,以后挂号、付费就不用排队了”,每天上午,在古林镇卫生院的门诊大厅,总有两位身穿红马甲的花甲老人在人群里忙碌,这天是汪阿姨当班,她边帮人操作边介绍如何使用神情十分专注。
原来,这批老人是古林镇卫生院“医+义”志愿团队之银发志愿者,目前共有23人,他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紧张而无法顾全的局面,确保了患者救治的顺畅,缩短等待时间,他们自我满足,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感染着医生同时也感动着患者。
而医院的“医+义”党员志愿者们,更是在志愿精神中孕育了一种文化,成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的引领者,医生们不仅懂得救死扶伤,济困扶危的职业使命,更加懂得在工作中饱含并体现人性的温暖,医之爱、医之德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诺必践。”这是古林镇卫生院“医+义”党员志愿队鉴定的服务理念。成立于2014年的“医+义”由来自各个科室的党员医务工作者组成,将志愿活动长效化,各项志愿活动深入人心。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冲锋队
救治患者是每个医务人员的本职工作,多年的从医经历,让医生们已经将治病救人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在工作之余只要遇到有人需要帮助,就会第一时间伸出双手。支部书记翁琦璋曾经在泰国旅游期间紧急抢救过心脏病突发的中国同胞,在前往厦门的动车上救助过突发疾病的小女孩…..在他的带领下又涌现了一曲曲赞歌。
吴秀珍、章慧英两名党员医生前往古林公园开展义诊活动途中,救治脸色苍白、失去知觉的女孩,并送至医院抢救;礼家桥卫生服务站的竺益波医生妙手回春,用银针抢救癫痫突发病人……党员医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医者的爱心,向社会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他们是助学路上的排头兵
2015年,古林镇卫生院“医生妈妈团”成立,由此踏上了属于她们的漫漫“爱心助学路”。开展“爱心义卖”、设立爱心基金,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定期购买物品看望福利院孩子,党员妈妈们的这一坚持便是三年多。
2018年夏,冒着蒙蒙细雨,古林镇卫生院王珊波院长带领院“医生妈妈团”的四位代表,来到前虞村两位同学家中,给辖区内生活贫困的孩子送上助学款项及书籍等学习用品,帮助一家人度过难关。
医院的“好阿姨护理团”、社区科更是以科室为单位,聚集爱心结对贵州贫困孩子,让更多人感受医者温暖。
他们是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哪里有需要,他们便会出现在哪,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带给大家的却是平凡而真实的感动。
同情被遗弃的脑瘫女孩小波的遭遇,门诊医生与护理部组成的“医+义”党员志愿团承担起25岁女孩小波的医疗救治,连续十余次上门为其义诊,导尿、清创、换药、盐水,并亲自将其接送至医院检查,志愿者们当即承诺:义务为脑瘫女孩随叫随到,陪伴走完生命历程;党员医生们不畏辛苦,成功结对镇里多个敬老院,提供每月的义诊服务,送医送药送温暖,每年达三十余次;志愿团的医护人员为癌痛患者等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也是家常便饭,他们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一点一滴,肩负责任与使命,立足岗位做贡献。
今后,古林镇卫生院将不断丰富“医+义”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内涵,心系群众,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展天使大爱!就如特鲁多医生所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