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塘街道聚焦责任主体,通过建强组织体、抓实学习、多点服务,有效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员管理服务,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获得感,切实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共创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新局面。
一、暖“新”引领,建体系、强基础。因地制宜,沿着“流动链条”织密组织体系。一是推行“拉网式”精准排查。采取街道统筹抓总、社区(商圈)具体排查的方式,把党员“小哥”找出来、亮出来。通过龙头企业单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属地兜底等方式,用“铁打的组织”兜住“流动的党员”。对于暂时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则通过选派青年党群特派员助企服务,将党的工作延伸到第一线,确保党的工作实现覆盖。二是实施“互动式”双向对接。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建立小哥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依托“共富基金”载体,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员报到服务积分激励,可在辖区党群服务中心、“海星共富超市”等兑换子女托幼、老人照料等项目及共富产品。其中,雄镇社区甬爱e家站点在为小哥提供服务的同时,鼓励小哥党员轮值认领甬爱e家茶饮小铺项目。三是探索“数字化”动态管理。探索“互联网+支部”新路径,在“数治段塘”数字化平台增设新就业群体党员板块,对新就业群体党员学历、就业等基础资料进行“一键分析”,动态精准掌握新就业群体党员基本情况,同时链接街道及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发布新就业群体党员学习资源、活动预告等清单,实现资源“一键共享”。
二、暖“新”赋能,建载体、强技能。畅通渠道,以多种形式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学习教育,有力保障辖区新就业群体创新学、随时学、方便学。一是随时随学。在辖区甬爱e家站点设立小哥读书角,例如在文体中心甬爱e家站点集中投放1000余本涵盖历史、文化、社科、法律、艺术等多个领域图书杂志,供前来歇脚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在休息间隙进行阅读学习。二是课堂共学。经过前期调查摸底,精准掌握新就业群体培训意愿,实现优质资源和和小哥供需有效对接,解决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个性学习需求难满足的问题。依托小哥课堂开设涵盖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法律法规、人文素养等四大类16节课程,采取机动灵活的小班制,组织新就业群体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接受轮训,累计培训新就业群体210余人次。三是以赛促学。充分发挥比武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和激励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关心关爱新业态群体,提高他们的技能服务水平,通过采取知识竞赛与现场比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新就业群体技能大比武,目前已举办三届新就业群体技能大比武,共有500余人次参赛。
三、暖“新”服务,建机制、强担当。搭建服务平台载体,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主动亮明党员身份,时时作表率、事事当先锋、处处有作为,展现新就业群体党员新形象。一是共建驿站好安“家”。依托街道、社区、企业阵地,建立11个甬爱e家站点,充分满足新就业群体歇脚需求。同时,结合商圈建设,积极打造“红色动力·车轮家”天天汽车新就业群体联络站为企业服务拓展点,完善新就业群体服务室、学习室、活动站等场所,灵活吸纳服务属地商圈以及小哥党员,满足区域内流新就业群体参加培训教育、组织活动等需要,提升参与感和归属感。二是共享服务好搭“台”。积极整合社、政、企资源,在提供思想教育、法律法规、人文素养等基础上,拓展车辆服务、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等服务清单,如宁波天天汽车新就业群体联络站在鼓励网约车党员参加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考试的同时,还设立相应培训基金和持证人员的月度补贴。三是共育典型带好“头”。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活动,积极鼓励小哥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吸纳近40名小哥党员担任红色志愿者,充分发挥小哥红骑兵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如雄镇社区组织小哥党员积极认领“流动红探头”等岗位,用“随手拍”的方式为社区收集社情民意20条;新就业群体党员组建应急抢险救援大队,累计施救车辆近200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