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鄞江镇深入践行“五最党建”理念,对标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会议要求,通过开展三大行动抓基层、强基础、固基石,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在海曙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中砥砺深耕、履践致远。
一是以流水争先行动,助力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坚定政治方向,紧扣中心大局,凝心聚力打造具有鄞江辨识度的党建工作“金名片”。做实做深党建联建。深化“红研小镇”党建联建机制,建岙村首演《阿拉林大队》沉浸式红色话剧,与《建岙妈妈》《周飞米店》构成完整的《梅园密码三部曲》,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做优做强共富示范。在“中华锦鲤”共富工坊整合农技专家、科研院所等资源,搭建直播间拓宽线上销售渠道,还以锦鲤庭院提升、锦鲤知识科普、锦鲤文创设计、锦鲤学院课程为主要内容,延长锦鲤产业的微笑曲线,特色做法荣登浙江组工“共富大篷车”栏目。做细做精党建阵地。“曙色梅园”数字馆正式启用,打造红色课堂、资料室造景、数字长卷、宣誓场馆四大板块,引入剧本游、数字人等新兴方式让红色文化常看常新,打响全省首个以党员教育、纪律教育、党性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组织生活基地。
二是以它山之匙行动,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以村社“五定”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纵深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跃升。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以党建引领“居物业”三方协同治理,成立以社区书记、业委会主任和物业负责人,共建单位、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贤达人士等为成员的“3+X”小区红色管家共治委员会,焕新梅景苑彩虹天梯项目,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持续发挥“大党委”兼职委员作用,以党员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领办暑期的N种打开方式、乡野版“最美上学路”、“它山同伴屋”等民生实事项目。启动“风筝归家”计划。探索流动党员“一人一岗”志愿服务,助力鄞江庙会,着力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助力基层治理相关经验做法被市级录用;开展鄞江四个E行动,发挥外卖员等新就业新业态群体作用,激发街巷里的自治活力。
三是以初心磐石行动,助力村社换届行稳致远。按照“动态研判到边、谋划摆布到人、分步推进到位”的工作思路,对村社班子整体运行状况、两委成员进行多维度了解,掌握村社换届工作主动权。多维度分析研判。成立镇村(社)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领导组,下设14个工作小组,形成“区级包联领导亲自抓、党政正职领导直接抓、联村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把对村社干部考察的“探头”延伸到最前沿,以个别谈话、专项测评、纵横比较、综合分析等方式,画准村社干部“立体像”。高质量队伍储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批次对14个村社全覆盖走访,梳理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致富能手等名册,放大人才蓄水池,持续优化后备队伍,现已排摸“10类人才”266人,主职后备干部33人。科学化制度建设。启动60周岁以上村社书记调整事宜,并同步探索它山首席导师帮带、人员进退留转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