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街道坚持以党建为轴心,通过聚焦民生需求、健全志愿机制、多方聚力共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6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每场活动服务人次达100余人,推动志愿服务从“单向供给”向“精准暖心”升级、从“零散活动”向“常态化体系”深耕、从“单兵作战”向“全域联动”拓展。
深耕需求调研,绘就党群连心“路线图”。精准对接群众期盼,让志愿服务从“指尖”暖到“心尖”。深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三级架构机制,依托127个网格,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议事会“三诊联查”,精准梳理助老扶幼、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七大类民生需求,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按需定制“智慧助老课堂”、“楼道微改造”、“邻里帮帮团”等服务项目。通过“群众提需求—网格汇民情—社区抓落实”闭环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以“小网格”托起“大民生”,让党的关怀顺着网格脉络浸润千家万户。
激活红色引擎,构建志愿服务“强磁场”。打造“党建联建”资源枢纽平台,实现政府搭台、社会合唱、群众受益的志愿服务新生态。街道依托海曙首个街道级社会化服务平台,联结辖区366家社会组织,以项目化运作服务居民、奉献社会,挖掘党员先锋力量,牵头成立“红色背包客”、“红色拍客”、“益先锋”等党员志愿服务队50余支,创新“社区领办+党员示范”组织机制,推动志愿队伍向专业化、常态化升级,以红色“微力量”撬动社区治理“大能量”。
聚力协同发展,谱写志愿服务“合奏曲”。坚持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推出“银龄关怀”、“护苗成长”、“助新纾困”三大行动,精准孵化“青年夜校”、“四点半课堂”、“家门口的青少年宫”等民生服务品牌,开展健康义诊进社区、课后托管解民忧、技能培训促就业等特色服务。由社区党员带头领项目、亮身份,依托“一人一岗”,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推出公益超市志愿积分兑换模式,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积累服务积分、兑换公益超市指定商品或服务,形成“奉献—积分—回报”的志愿服务良性循环。通过加强与辖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联建单位多方联动,社会组织服务响应效率提升40%,群众满意度达98.5%,有力促进志愿服务升级赋能。以党建“一根针”穿起多元共治“千条线”,让志愿服务的“协同共治交响曲”在街巷回响,让居民幸福的底色更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