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巧换思路,挖掘服务潜力。改变单一的“居委会式”服务内容,细分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调整培训侧重点,开展专题辅导、集中研讨等活动,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着力提高社工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是巧破瓶颈,激发服务热情。改变重考核,淡激励的评价机制,重视社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将优秀社工纳入街道后备干部人选和海曙区人才培养工程,并推荐他们上挂锻炼,输送到高校社会工作院系深造。
三是巧为沟通,发挥团队合力。改变社工的单线服务模式,注重团队合力的发挥,推进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学习交流,不断整合工作经验,以适应社会工作日益复杂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