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培训,注重素质提升。通过整合职能科室,大力抓好社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新录用社工人员上岗之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由分管领导提工作要求,业务骨干谈心得体会,帮助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岗培训则力求做到制度化、系统化,完善社工人员学习例会制度,采取以会代训、办班培训等形式,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拓宽视野。强化社工助人自助、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规范制度,注重管理实效。为加强社工人员管理,街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日常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了社工队伍建设规范化。对社工的基本行为规范、考勤、请销假、值班、奖惩等作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办事程序,落实了首问责任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进一步细化了工作考核体系,实行量化考评,将考核结果与社工个人的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社工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工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优秀社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三是搭建平台,注重作用发挥。社工队伍建立后,街道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主动搭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社工队伍和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社工队伍中相继涌现一批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同时,街道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骨干作用,结合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社工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工、青、妇、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人才优势、组织网络优势和职能优势,使基层群团组织成为社工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