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统筹安排,分支部管理。西门街道现有社工120人,其中正式党员66人,预备党员7人。街道要求各社区党委统筹安排1名社工党员联系一个党支部,让社工党员的双重身份都能发挥“1+1>2”的效果,既创造条件保证党支部落实对社工党员的监督职责,也营造氛围扩大社工党员的个体先进性。
二是统筹结合,分层次教育。为了使学习教育有重点、出实效,街道指导社区党委把握结合点统筹学习内容的安排,分层次推进社工党员教育。社工党员通过党组织生活会侧重于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基本路线、形势教育等政治理论的学习,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社区党委则鼓励社工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开展社区党建、城市管理、就业创业等社区实务方面的学习,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党员分类管理,以端正社工的入党动机为着力点,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向党组织靠拢。预备党员则是通过针对性的帮助引导,强化他们的自我反思、自我要求,以增强党员责任感。确保新党员的质量;正式党员重点发挥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中的带头作用,力求教育学习的实效性。
三是统筹落实,分主题引导。为巩固学习成效,街道党工委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联,要求社工党员树立以人为本工作意识,带动社区全体社工的积极性,提升整个社区团队的工作效率。为了消除疑惑、解决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委以“找差距、求发展”为主题,向社工党员征求各种“点子”,让社工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和服务大局时能勇于创新、乐于创优,更快地传递党的信息和要求,在群众中树立标杆和旗帜的先锋形象,让党的工作能够惠及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