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网络,加强力量。一是健全网络。根据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药品医疗器械和相关产品的市场行为较为复杂的特点,借助街道、社区的管理网络和人员力量,在我区8个街道办事处中聘请了12名药品监督协管员,确保每个街道有1名以上药品监督协管员。在我区74个社区中每个社区聘请1名药品监督信息员。同时,又聘请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防保人员等专业人员,充实到监管网络队伍。二是完善制度。按照“两网一规范”建设验收标准,制订完善了药品监督协管员、药品监督信息员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街道药品监督协管员的职责,建立了信息报送和处理反馈等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培训。多次组织我区各街道药品监督协管员、社区药品监督信息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监管和市场现状、药品基础知识,以及工作职责、信息报告程序等工作内容的培训,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积极引导,加强监控。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小型医疗机构的药品购进管理,引导药品购进行为,规范供应渠道,建立规范的药品供应体系。一是针对部分药品零售企业药品采购行为随意,存在忽视药品质量,对供应商的资质和销售人员资格审核把关不严,供应商的数量过多过滥,药品供应关系不能做到相对稳定等问题,制定了有关规定,规范药品零售企业药品采购供应行为。二是积极引导卫生室、民营医院、门诊部等小型医疗机构从符合规范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药品,稳定药品采购供应渠道,做到从源头上保证供应药品的质量。三是区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快药品网上监管系统建设,开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药械直通车”,借助网上实时监控手段,促进规范药品购进行为,保证药品质量。
——分类指导,加强规范。一是加强指导、督查。食品药品监管、卫生、教育等部门,对我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进行多次现场指导、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各类单位医务室、我区尚存的7家村卫生室、部分已达标并授予“规范药房”牌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属服务站进行检查评估,全面整改提高,有效地推进了药房规范化创建工作,使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范化合格率达100%。二是落实制度、责任。下发了《关于深化海曙区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要求,确定了检查标准,制订了各项制度,使药品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同时,要求区属有关医疗机构由药学、防保人员兼任药品监督协管员,对本机构下属分支机构和服务区域内的其他各类小型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进行指导。三是抓好教育培训。近两年来,对区属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单位医务室的负责人和药品从业人员,组织开展了10多次针对性培训和专题讲座,涉及相关从业人员近500人次。
——丰富载体,加强宣传。一是深入社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采取各种形式,组织街道协管员、社区的信息员,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知识、药品消费自我保护的宣传教育,取得一定实效。二是建成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宣教中心。2007年9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白云街道,在联南社区